四川卓信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多媒体互动体验一站式整体运营

首页 > 形象展示 > 参考方案

智慧乡村雪亮工程解决方案

2016年12月19日

项目背景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网建设、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科技水平、完善社会治安防控运行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格局等五大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为了切实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为了在城市“大搬迁、大发展、大转型”的背景下,更好的着眼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极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提升行政效率,全面推进平安城市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辖区居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通过运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信息化改造和提升工程,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促进城市综合管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建立符合城市发展实际需要的城市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立体化防控体系,建立全民参与的立体化防控新格局势在必行。

美丽乡村雪亮工程建设项目是全四川省社会治理及立体化治安防控系统、平安社区视频监控联网工程及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联网项目将按照“政法牵头组织、设计规范、公司建设维护、集中管理使用”的总体思路,遵循“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的建设原则,并参照相关标准规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的监控联网工程项目建设方案。

智慧乡村雪亮工程解决方案.jpg

需求分析

遵循“信息集中采集与共享、执法力量有效整合与管理、部门联动执法与网格化服务”的工作思路,按照信息平台建设“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统一派发、联动处置、高效服务”原则,通过对全辖区社会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逐步实现集指挥、应急、排查、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信息管理系统,提升社会综合治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建设全国一流的区域化社会治理信息平台。

(1)促进管理观念的创新: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牢牢抓住“管理”和“服务”两条主线,改变那些片面地认为社会管理就是单纯“管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

(2)促进管理主体的创新:从单纯重视政府作用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

(3)促进管理方式的创新:从偏重管制控制向更加重视服务、重视协商协调转变,更多地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教育、协商、疏导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

(4)促进管理环节的创新:从偏重事后处置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使社会管理关口前移。

(5)促进管理手段的创新:从偏重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更多地运用法制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

(6)促进管理制度的创新:坚持加强源头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动态协调机制建设、推进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构建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规范、机制和制度体系。

雪亮工程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1)新建美丽乡村前端监控点位,实现前端点位与各级联动中心的实时在线监控与历史录像查询。

2)每个村主要进出口,安装车牌抓拍识别摄像机,实现机动车、非机动车(摩托车、电动车)、行人的分类识别,实时抓拍。在重要广场安装高清球机,实现360度全景监控。

3)建设各级联动中心,实现对前端监控点的动态视频信息的实时控制、监看、历史图像回放、双向对讲、车牌预警等综合管理功能。

4)建设视频联网工程专用通讯网络,前端监控点信号通过专用光纤网络,将信号汇接入区县联动中心,然后通过防火墙接入政务外网,实现村、乡镇、派出所、市各级中心等对前端监控点位的监看、控制等功能。

5)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视频联网应用系统(简称综治视频联网系统),作为社会治理与立体化治安防控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根据综治工作业务需求,将不同运营商,不同厂家的视频监控,视频会议,视频通讯,视频培训,视频点播,视频调解,视频信访,视频调研,信息发布等功能整合在同一平台上,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服务管理等业务应用可视化、扁平化。

6)各监控点视频信号和车牌信息满足全省平安社区监控联网数据规范,接入社会治理及立体化治安防控信息平台及GIS地理信息系统,做到统一监控、统一传输,灵活使用,彻底解决地域监控联网和资源共享问题,实现各功能模块对接、大平台融合的目的。

设计原则

系统的建设将在追求性能优越、经济实用的前提下,应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的原则。力图使该系统真正成为符合业务实际应用的信息平台。并综合考虑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从技术措施角度来讲,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先进性和前瞻性:本系统所有的组成要素均充分地考虑其先进性,使系统的扩充和维护简单化,并满足不断提升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要求,保证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技术优势,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潮流。

标准性和开放性:本系统采用的硬件设备及软件产品均支持国内、国际通用的标准网络协议,选用的设备和技术均符合部标、行标的统一要求,符合总体设计要求,确保在统一的标准下,实现上下级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

开放性:即在遵循标准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开放的技术、结构、系统组件、用户接口,采用开放的、通信协议和技术标准,保障系统在互联或以后的扩展过程中能够稳定有效的运行,以满足业务应用需求。

安全性和可靠性:设备的单点故障不影响系统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可带电修复故障而不影响系统的总体工作。

可扩充性:系统的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即设备在系统结构、系统容量与处理能力、物理联接、产品支持等方面具有扩充与升级换代的可能,采用的产品遵循通用的工业标准,以便不同类型的设备能方便灵活地接入,并满足系统规模扩充的要求。

兼容性:根据系统开放的协议,可方便地开发系统新的应用功能要求,实现新的上层应用和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控。系统设备满足扩充及更换部分设备时的通用性和可替换性,以及和不同厂商设备的兼容性,对系统的管理,根据需要按可分可合的要求进行组合,即在保证单独系统可独立运行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多系统的综合管理,终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化。

雪亮工程行政架构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之美丽乡村雪亮工程共设置三级行政架构,以院落(网格)为基本单元,三级单位是社区(村),二级单位是街道(乡镇),一级单位是区(县)。在各级行政单位设立相应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指挥中心,设置网格工作人员,在指挥中心进行执勤,监视画面、接听报警、联络当地派出所等。

同时在市一级以及省一级平台可以通过政法专网调阅下级各村的监控图像,县平台将相关数据信息上传至市平台以及省平台

系统概述

为全面贯彻落实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应在街面、商场、院落、重点单位、村镇出入口等区域设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视频的采集。在乡村出入口等区域,设立车辆感知系统和人员感知系统,抓拍过往车辆信息和过往人员面部特征,所有采集设备采集到的信息应通过专网汇聚到各级指挥中心。

本次设计的美丽乡村雪亮工程,主要实现村出入道口车辆车牌抓拍,后台识别,建设综治视频联网系统,以实现黑名单车辆出入预警,陌生车辆出入预警,建立车辆行动轨迹大数据。村主要位置设置高清球机,360度全高清球机,并带有手机MAC地址采集动能,能自动采集监控周围无线设备的MAC地址,支持GPS/北斗,可采集经纬度信息、准确校时。

指挥中心

依据行政架构的划分,在社区(村)、街道(乡镇)、县政法委各建设一个指挥中心。

县政法委指挥中心:实现本区县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建设系统的资源汇总,部署统一的平台、数据库、存储、应用服务器、报警接入服务器及一套大屏显示系统。区县下属各街道(乡镇)、社区(村)的视频监控系统和车辆感知系统、人员感知系统统一接入区(县)级平台,应用服务器可以实现针对人脸数据的比对分析及人群行为分析告警等功能,报警接入服务器可以接收居民电视机顶盒发送的报警信息,并被平台识别。

街道(乡镇)级指挥中心:直接从区(县)级平台获取相应权限,使用区(县)级平台资源。部署监视器及工作台若干,用于呈现视频采集系统、车辆感知系统和人员感知系统获取到的信息。

社区(村)级指挥中心:直接从区(县)级平台获取相应权限,使用区(县)级平台资源。部署监视器及工作台若干,用于呈现视频采集系统、车辆感知系统和人员感知系统获取到的信息。

雪亮工程

采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完善立体化防控格局,在3级监控系统下,把视频监控信号按照区域原则推送到电视机顶盒、道,居民能在电视上实时查看自己所属小区(村)的监控画面,发现问题能够通过遥控器一键报警。全民参与,够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新格局。

数据标准及交换中心

各监控点视频信号和车牌信息满足全省平安社区监控联网数据规范,接入社会治理及立体化治安防控信息平台及GIS地理信息系统,做到统一监控、统一传输,灵活使用,彻底解决地域监控联网和资源共享问题,实现各功能模块对接、大平台融合的目的。